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單獨建立一種風格、體制、派別或力量等。
【用法分析】:自樹一幟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【成語來源】: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率皆攻排詆呵,自樹一幟,殊可笑也?!?/p>
【褒貶解析】:中性成語
【成語結構】:動賓式成語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語
【成語年代】:近代成語
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【成語拼音】:zì shù yī zhì
【成語聲母】:ZSYZ
【自樹一幟的近義詞】:獨樹一幟
【成語造句】:
1、以《在北京的金山上》為營歌,自樹一幟,其實都是像喬鳳嵐之類的剩貨,無以為生,為求自保而設。
2、陳祖美先生是國內著名的李清照研究學者,其李清照研究以成果豐碩專精、勝見迭出見長,這固得益于研究方法和視角上的自成一家、自樹一幟。
3、據章士釗的文章記載,二人在日本第一次見面時,黃興就無與孫中山爭領袖之意,更無自樹一幟的打算,而是愿意與孫傾心合作。
4、所以他說陳炯明、李烈鈞“自樹一幟”,認為“二人皆極有大志,大概此次辦事,非總統莫屬”。
5、李翔的“寫意性具象人物繪畫”,立意高遠,自樹一幟,別開了中國人物畫的新生面。
6、七巧門在江湖上聲名極著,當年七巧娘子入嫁暗器世家唐門不成,因情生怨,自樹一幟,晚年更創出奇門暗器“金玉梭”。
【相關成語】:
帶“自”字的成語 | 帶“樹”字的成語 | 帶“一”字的成語 | 帶“幟”字的成語 |
---|---|---|---|